1/27/2008

Hugo: 蟲魚鳥獸鬼怪與衣冠禽獸 (小小說)

“衣冠禽獸”對“蟲魚鳥獸鬼怪”說,「據《明史•輿服誌》記載,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規定,官吏所著常服為盤領大袍,胸前、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,文官繡禽,以示文明,武官繡獸,以示威武。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,藉以辨別官品。文官:一品仙鶴,二品錦雞,三品孔雀,四品雲雁,五品白鷴,六品鷺鷥,七品鸂鶒,八品黃鸝,九品鵪鶉;武官:一品、二品獅子,三品、四品虎豹,五品熊羆,六品、七品彪,八品犀牛,九品海馬;雜職:練鵲;風憲官:獬豸。此外,尚有皇帝作為賜服專門賜給特定人物的賜補,有鬥牛和飛魚兩種。」

“蟲魚鳥獸鬼怪”對“衣冠禽獸”說,「古代華夏人總是用『蟲魚鳥獸鬼怪』來稱呼異族,例如,鬼方、獫狁(長嘴的狗)、匈奴、突厥、夷、蠻、貊、獠、狄、猺、羯(被騸過的公羊)、回鶻(回紇)、閩、蜀、蟾、羝(公羊)、羌、猓玀、狑、驃、獞、彜(酒具)、拇雞(雲南) 、高句驪(今遼寧)、鮮卑、苗夷、諸夷、四夷、東夷、西夷、南夷、九夷、乾夷、虎族、濮蠻、烏蠻、朝鮮、倭寇、蜀、閩、魯、蘇、豫、隴、黔、遼等名稱;如近代的米夷、美夷、英夷、白夷、黑夷、紅夷、逆夷、小鬼子、洋鬼子、日本鬼子、美國鬼子、英國鬼子、鬼佬、番鬼佬、土番、長毛、毛子、紅毛人、紅毛鬼子、紅毛番、紅番仔、紅毛番仔、番夷、番鬼、番仔、番鬼仔、鬼崽、大鼻子洋人、X狗、X豬、番仔火、蠻煙、蠻風、番茄、胡蘿卜、番鬼樓、夷務、紅番區、紅毛番碑、紅毛泥(水泥)、荷蘭蔥(洋蔥)、鬼佬生菜、鬼子軍旗等名稱。」

“衣冠禽獸” 氣憤地說,「古代華夏人總是將『天、天子、皇帝』視為三位一體的至上者,於是依此基點建立人的等級制與尊卑關係,例如,在禮記祭統裏所制定的十倫,『鬼神、君臣、父子、貴賤、親疏、爵賞、夫婦、政事、長幼、上下』等差等;禮記大傳裏也指出,『親親也、尊尊也、長長也、男女有別,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。』,這不就是華夏人倫理等級制與差序位格意識的基礎嗎?」

「因此,皇帝視臣子為『衣冠禽獸』,皇帝與臣民視異族為『蟲魚鳥獸鬼怪』,他們總是用不同的等級意識與『上對下視 via descensus』的方式來看待人,不是嗎?」

2008-1-26(Hugo文集,http://hugoliu.blogspot.com/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